2020年7月22日—7月24日,由长沙市计划生育协会主办的“长沙市计划生育协会基层能力建设培训班”在湖南省长沙市西野酒店顺利召开。7月24日下午,湖南省心理学会社区心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南省社区心理研究与服务团队负责人、湖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凌辉教授做了题为“巴林特小组在计生协专职工作人员人际沟通和群众调解中的应用”的培训报告。长沙市计生协180余位基层工作人员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旨在向计生协基层工作人员介绍和演示巴林特小组活动原理、规范和流程,为他们在今后的相关工作中增进对工作对象的共情和理解,提高人际互动与沟通的效率,提高工作满意度提供心理学的有益助力。活动开始前,培训会场进行了精心布置与安排,参与培训的学员分成9组围着长桌而坐。另安排一组座位在舞台中央围圈摆放,作为之后巴林特小组的现场体验小组的教学场地,台下学员则作为观察员对即将进行的巴林特小组活动进行观摩和学习。培训分以下两个环节进行:体验开始前,凌教授对巴林特小组的契约、设置以及伦理进行了强调和说明。待所有成员签完“保密协议·知情同意书”后,凌教授与11位有意愿参加巴林特体验小组的成员在舞台上的巴林特小组工作场地入座,开始了一场巴林特小组体验之旅。在最开始的“邀请案例”环节,五位小组成员非常踊跃地举手提供了自己的案例,最终由小组成员共同选出其中一个案例进行工作。紧接着,小组成员围绕案例的细节向案例提供者进行提问,对案例的事实性问题进行澄清。整个小组工作过程中,由于与会成员前期接触这类培训较少,导致体验小组部分学员无法区分情绪感受与评价、建议。对此,凌教授在体验过程中不断引导大家学习怎样正确地描述自己的感受,在组员对事件作出评价和建议时及时干预,使讨论很快步入正轨,每一位小组成员都积极分享自己深入事件的感受,而不是对案主的评价与建议,并通过小组讨论,为本案例提供了多样化的视角。讨论结束后,案主分享了本次巴林特小组后新的感受和新的想法,看到了自己在案例中忽视的问题,反思了自己在处理这个案件时的不足与下次可以改进的方向。

体验环节结束后,学员们对刚刚观摩的巴林特小组活动开展了热烈讨论。通过讨论,大家发现巴林特小组的特别之处是只谈感受不提建议,但对于巴林特小组该如何自行操作等也心存疑惑。对此,凌教授深入到学员之中,通过对每一组代表的询问,了解到各组成员的感受与疑惑,为接下来有针对性地教学做了良好的铺垫。在讲授环节,凌教授对巴林特小组的历史、概念、功能、目标、特点、人员构成、会面频率、小组契约与伦理要求、适用范围、注意事项、工作程序、雕塑与心理剧等新颖元素与传统巴林特小组的结合、小组组长如何进行工作等进行了逐层剥解,使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对巴林特小组的功能、使用等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历时两个半小时的培训环环相扣,内容丰富充实,形式活泼多样,如此兼具深度而具有可操作性的培训深深地吸引了学员们。在讲解的过程中,凌教授穿插着对之前大家提出的问题与疑惑一一进行解答,在满足了每位学员的学习需求的同时,大家的工作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提升。 下午15时40分,掌声响起,培训结束。学员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意犹未尽,希望能够继续向凌教授学习,探索巴林特小组的奥秘,并通过接受培训能在今后真正将巴林特小组应用到改善计生协专职人员的人际沟通中去,以此提升计生协专职人员与各个人群交流的质量,提升工作水平与效率,增进与群众、同事、领导之间的情感联结,在工作中获得更多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