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请 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 巴林特应用

“巴林特小组” 理念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

2022/06/26 18:17481

我们护士长头脑中的新鲜东西特别多,是我们的“点子公司”,今天又从护士长那里听到了一个新的名字---巴林特小组。刚听到这个名字时觉得特别洋气。什么是巴林特小组?我们即刻上网查资料,原来“巴林特”是一位心理学家的名字,是由匈牙利精神分析师迈克尔·巴林特医师创立,讨论患者的疑难问题,识别和修正医患关系的相关问题的一个组织,20世纪50年代风靡全球,其理念受到外界广泛认可,已经成为欧美医学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必修课程。2005年,同济大学附属医院吴文源教授首次将巴林特小组的理念和模式带入中国。


图片


抱着好奇、求知、探索的心理,我们科几个护士姐妹分头搜集“巴林特小组”相关资料,护士长多次请教具有心理学学习背景的宋翠华副院长,经过深入探讨、分析和培训,我们科室成立了六人“巴林特”小组,并就科室一例护理个案进行了“巴林特”小组活动实践。


图片

护理案例:正值下班时间,有位患者在病房内吵吵嚷嚷,走进病房一看,是位70岁的老大爷,说静脉留置针拔出后手背部疼痛厉害,是因为我们打针打的。责任护士查看后皮肤无红肿,无渗液,无破溃,于是就告诉他说没事的,打针输液刺激的,过几天就好了,但是大爷就是不听,非说是我们打针造成的。案例讲述完毕,我们小组成员展开了讨论。


护士A说

图片


假如我是那位患者,我也觉得是打针的问题,可以在下次打针时提前沟通,做好健康宣教,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找到原因并给他解决了问题,消除了患者顾虑,这样会好点,避免了矛盾冲突。


护士B说

图片

假如我是那位责任护士,我会觉得很委屈,难道就一定是打针打的吗,太冤枉人了,医学常识缺乏,太小题大做了吧。

护士C说

图片

患者术后刀口疼痛明显,对疼痛比较敏感,心情低落,就容易将不愉快、不适症状放大,假如我是患者我也会这样,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平时多跟患者沟通交流,多问候患者的感受,不要放过每一个细节。我们要多从病人方面考虑问题,解决病人之所急之所痛,让病人感到舒适、温馨,真正关爱患者。


护士D说


我作为旁观者,觉得大家都不容易,彼此理解,互相体谅,同情弱者。


小组成员们你一言我一语,站在不同立场上分析了当事人的心理。其实这样的案例在每一家医院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一不小心就会酿成大祸,构成医患纠纷。对双方心理都会造成阴影,尤其是对原本就高负荷的医护人员,日积月累就会成为心病,影响正常工作,甚至危及生命。


图片
图片
图片

讨论结束后,大家感触很深,颇为受益,纷纷表示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如此之大,开展巴林特小组这样的活动意义重大,学会换位思考,你我同心,以前只停留在意识层面,说实话做起来真的不容易。通过小组讨论,我们学会了沟通,学会了角色转换,懂得了彼此理解,缓解了护患矛盾及冲突,让我们工作生活更加愉快、顺利。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有更多的人去组成巴林特小组,去了解巴林特小组理念,减少职业耗竭。

    

图片

作者:胸外肛肠科 宋曼  

文章来源自:邹平市人民医院

文件下载
文章推荐

改变思维方式 重塑医患关系——浙大二院“巴林特小组”培训圆满结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构建高质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着力培养德智体劳美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浙大二院高度关注医学研究生的心理状态,开展“广济巴林特”团体心理辅导项目。“巴林特小组”在欧美国家被广泛运用于训练临床医务人员处理医患关系,提升医务人员的心理调节能力、缓解职业压力等,国内目前只有少数医院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浙大二院于2019年8月16日至18日,组织开展了首期“巴林特小组”组长培训,为后期开展“巴林特小组”活动储备骨干师资队伍。■ ■■■■全国知名心理培训专家陈华老师应邀作为此次“巴林特小组”组长培训的讲者,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有来自浙大二院的医务人员、行政人员和医学研究生,也有来自浙大一院、省口腔医院、省妇产科医院等兄弟医院的同仁。本次培训活动形式丰富,内容详实,授课生动,学员认真倾听,积极参与,氛围活跃。01“巴林特小组”的起源培训伊始,陈华老师介绍了“巴林特小组”的起源,以及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十年来组织“巴林特小组”活动的宝贵经验。之后学员们在陈华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第一次“金鱼缸”演练。学员们分为圈内的参与者和圈外的观察者,第一位案例提供者分享了自己亲身经历的医疗故事,其他学员则作为不同身份的当事人,站在各自的立场,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期间陈华老师作为组长积极引导学员们发言,气氛十分和谐融洽。02医疗中的人文关怀“金鱼缸”演练后,陈华老师便教授学员学习“雕塑”技术。学员们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以及体会自己扮演角色的改变,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医疗中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案例提供者表示:“自从事情发生后,我一直很内疚自责,但通过‘巴林特小组’这种独特的形式,以及‘雕塑’技术的演练,我的心理真的发生了很大转变,感觉心里轻松多了。”03标准答案or一种思维方式在感受过“巴林特小组”讨论和“雕塑”的神奇魅力之后,学员们跃跃欲试,许多学员提出想当组长。陈华老师首先教授担任组长的基本技能,强调“巴林特小组”的安全性原则,随后组织组长和协同组长进行了多场“巴林特小组”演练。随着培训的深入,学员们的讨论也更热烈起来,如“在开展活动时如何挑选参与者”、“如何控制时间”、“如何区别普通座谈会和‘巴林特小组’”等。陈华老师详细地一一作了解答,并提出了开展活动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如安全性原则,不提建议原则等。针对学员提出“‘巴林特小组’似乎是一个情感宣泄平台而非问题解决平台”这一问题,陈华老师表示:“巴林特小组”并不会提供解决问题的标准答案,更多的是让小组成员领悟到处理医患关系的一种思维方式。04真实案例演练培训最后一天,学员们都基本掌握了“巴林特小组”的流程,组长和协同组长均能独当一面,带领“巴林特小组”很顺利地完成每场活动。在最后一场“巴林特小组”演练中,一位医学研究生带来一个案例:当患者家属面对家人死亡,情绪失控时,该如何进行医疗谈话?组长和协同组长将“金鱼缸”和“雕塑”技术融合,还原案例现场,小组成员纷纷被带入角色,经历了一场“死亡”与集体潜意识“离别”的碰撞,不少学员情感被深深卷入,感触良多。有医生坦言“下次碰到很不和谐的医患关系时,会尽量多从自己的角度去做改变。而且通过和大家的分享,知道自己并不是孤独的个体,而是有一个群体在做自己的后盾,会坚强很多。”有医学研究生也表示“能参加此次培训,甚是有幸,心存感激。在以后的医学生涯中一定会努力去改变自己,去和患者多沟通,这对从医之路大有裨益。”行政人员也表示“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更理解了医务工作者的不易,也加深了对心理学的理解,原来心理学可以这么神奇地影响我们!”陈华老师总结道,“巴林特小组”为医务人员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和包容的环境,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方式,去探讨医患关系中容易忽视的问题。它不是为大家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心理治疗小组,而是为了让我们在探讨别人案例的同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而逐步形成“新视野、新思维、新感受”,在下一次面临紧张的医患关系的时候,多一种选择。在闭幕式上,陈华老师和禹华良副主任共同为本次参与的学员颁发培训证书。禹华良副主任阐述了对“巴林特小组”的理解:“巴林特小组”并非是用传统意义上的说教方式来培训学员,而是用心理学的方式让参与的学员自己去领悟;并非一种心理治疗的手段,而是提供一个可以自我觉知的情绪释放平台。“巴林特小组”就像一颗种子,播种在了浙大二院这片土地上,它将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并开出绚烂的花朵!广济巴林特“广济巴林特”是广济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今后浙大二院将会定期举办“巴林特小组”活动,让我们一起倾诉医者心声,回忆医路初心;听医患故事,汇成长心路;相聚巴林特,相伴医路缘!

浏览 2016 次查看更多 >>

布鲁塞尔国际巴林特大会 2022 年 8 月 31 日至 9 月 4 日

8 月 31 日 @ 下午 2:00 CEST下一届国际巴林特大会将于 2022 年 8 月 31 日至 9 月 4 日在布鲁塞尔的 Maison Notre Dame du Chant-d'Oiseau 举行。详细信息请参见下面的大会网站网站:报名网址:https://www.balint2022.be

浏览 2296 次查看更多 >>

巴林特学员感受和推荐语

巴林特小组模式提供心理服务,真实学员的反馈:第一位:巴林特不仅主要在内部工作,而且在面向行动的具体行为方面不那么明显,工作是由房间里的每个人完成的。没有进行演示的小组成员,并且可能只觉得他们在努力理解为什么演示者与该患者有某种困难 - 通常可以感受到与演示者的共同纽带。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练习,您可以更好地找出查看演示者情况的不同方法。您可以拥有自己的个人小启示。没有人需要知道你意识到了什么——你可以把它留给自己。你可以有自己的个人观点转变。〜亚历克西斯曼第二位:我之前从来没有真正参与过巴林特小组,更不用说有领导经验了。令我惊讶的是,通过这次会议的形式,我能够快速掌握小组的概念以及共同领导小组的概念。巴林特小组过程感觉就像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工具,可以丰富医患关系。我很高兴能回到我们的住院医师那里开始这件事。〜巴林特强化参与者第三位:巴林特小组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体验,可以分享他们的羞耻感、无助感、愤怒感等,他们已经被训练去忽略这些感觉,并且他们没有表达的途径。小组成员经常报告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并因了解到他们并不孤单而感到鼓舞。有机会在受保护和保密的环境中将这种被禁止的感觉暴露出来,有助于减少羞耻感,从而减少大多数临床医生在照顾病人的情感要求高的工作中所经历的孤独感。〜凯瑟琳乌尔曼

浏览 1923 次查看更多 >>

法国巴林特医学会:巴林特组长实践交流日(JEP 2022)

照顾者、他的病人、身体和 BALINT 小组在去年 12 月就我们的领导者实践进行交流的前一天,我们讨论了身体及其在通过视频会议制作的巴林特小组中的位置,特别是对学生的限制;只要“边缘”被放下,包含作品,它的可能性。我们围绕以下假设交换了意见:迈克尔·巴林特(Michael Balint),研究员,创意人士,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与社会进化有关,无疑会对这种做法持开放态度。我们还在视频会诊中讨论了患者的身体;练习者有时会告诉我们,这个身体是暴露的,甚至是在小屏幕上展示的,就像是在试图诱惑一样;在其他时候,它会丢失,尤其是在进行信息如此丰富的临床检查时。最后这些点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关于临床检查,全科医生伊丽莎白·阿德勒(Elisabeth ADLER)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道的观察中向我们传达了她的感受,当她无法与只说提格里尼亚语的老年厄立特里亚患者交流时,她开始感觉到她的病人的肌肉,在脊柱水平,肩带;然后按摩肩膀,她感觉到脖子上的结,并与我们分享她的情绪。…在我们的小组中,护理人员是否会与我们谈论他们患者的身体、他们触摸身体的方式——或不?他们表达他们的感官体验,感受的情绪吗?记者的故事对团体及其代表有什么影响?我们呢,领导?我们还观察到参与者的身体,当他们报告案件、表达自己、保持沉默时?什么幻想似乎在流传?除了言辞之外,领导者如何帮助阐明在这个身体与身体之间的照顾者和他的病人之间的关系中的利害关系。正是围绕着所有这些关于关系和非常真实的身体存在的方面,非常本能,GRAL 与办公室相关,邀请我们在这一天来讨论。毫无疑问,我们彼此有很多话要说,也有很多话要说,谢谢你们的大量到来……当然是面对面的!*我们参考文本“治疗关系”:ADLER Elisabeth -N。英格兰医学杂志,October28,21;第18,1640 -1641号;由 Luc Canet 翻译,并于2 月与 12 月 JEP 的两次通信一起发送给所有领导人。

浏览 1777 次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