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特小组过程简介
美国巴林特协会Laurel C.Milberg博士
廖彬彬 编译
巴林特培训以出生于匈牙利的英国精神分析师迈克尔·巴林特(Michael Balint)的名字命名,他与全科医生一起工作于医生们自身的心理暗示,也就是说,整合精神病学和医学的挑战,做了大量的专业工作。20世纪50年代,巴林特和他的妻子恩尼德开始了一个独特的病例讨论小组,让全科医生提供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病例。这样的小组关注的是医学实践中的移情和反移情以及医患关系的治疗性应用。他们开创的团体过程模型基于伦敦塔维斯托克研究所(Tavistock Institute)的心理分析原理和比昂等人的团体过程方法。巴林特小组是由训练有素的带领者协调的每周医师会议,参与者将问题案例提交给同事讨论。巴林特小组主要的方法是深入研究这些案例,是一种研究与培训的方法。
巴林特小组的目的是培训初级保健医生:
以精神病学的方式进行思考;
改变态度,将医患关系作为治疗手段;
探索和发现与患者巧妙沟通的治疗可能性;
通过了解医患互动的本质,了解患者作为一个人及其面临的困境;
检查他们对待患者的个人方式,探索应对困难情况的替代方法;
探讨医生在普通的全科医学话语中的自我运用——医生的药理学;。
巴林特小组基本上就像任何一个小团体一样,有着适用于小团体过程的标准规则;真诚、归属、对成员保持尊重、保密、边界、安全、对不同意见的容忍等。小组工作通过每周定期举行,延续数月甚至数年。小组形成信任和凝聚力,并可能经历自己的团体发展阶段。
巴林特小组基本上是一个案例讨论,小组的材料是基于当前正在进行的案例的呈报。这些案例可能为呈报者带来思考、苦恼、惊讶、困难、困惑或不确定的情形。这样的情形甚至在呈报者离开办公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伴随着他们。不鼓励呈报关于死亡或昏迷,或与之没有持续关系的患者案例。与其他医疗案例讨论不同的是,巴林特小组的目的是增加对患者问题的理解、医生对患者的反应和他/她的沟通,而不是寻找解决方案、提供建议、探究呈报者、击败呈报者,或教授医疗或心理内容。而是鼓励小组进行自由猜测,提出不同意见。
巴林特小组不是为医生进行自我层面的治疗,尽管参与者需要了解他们的专业自我;他们对病人的反应、盲点、过敏和对病人的习惯性反应模式。这些通常是在小组讨论并不探讨的个性化发现。在巴林特小组获得的体验可以是非常具有支持性的,但它不是一个完全的支持性小组,也不是一个讨论一般问题的小组。
巴林特小组的工作方式:小组进行案例工作,而不是带领者。案例报告在陈述过程中会显示出患者的精神状态以及医生对患者的反应。小组把这个案例当作是自己的,觉察到案例在他们自己身上激起的感觉以及患者可能正在经历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用于理解巴林特小组医患关系的技能是对医患双方的同理心。通常,小组或小组成员可能会无意识地呈现出医患关系的各个方面,从而提供一个学习更多内容的机会。小组工作带来的结果可能是对患者的看法或态度的转变,以及对患者问题的更清晰理解,这反过来又可以帮助医生在关系中摆脱困境,找到对患者更有帮助的角色。
(编译仅限于学习交流,欢迎批评指正。)
编者注:
1.巴林特小组工作于关系及关系中各方的理解,适用于不同的职业关系。医生可以替换为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教师等,患者可以替换为来访者、服务对象、学生等。
2.巴林特小组基于这样的假设:无意识的移情和反移情也存在于每个人的职业关系中。
文章来源: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