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班主任教师面对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困扰,拓展教师们面向问题解决的思路,促进教师自身的成长,我校特邀香洲区教科培的陆春凤老师为我校全体班主任教师开展了为期四周的“教师巴林特小组”专题培训活动。
在活动过程中,大家围坐一圈,由陆老师主持。 活动的第一部分是个案介绍。学校曾冰心、储可艳、潘琦等八位班主任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案例。大家所提供的案例详细地描述发生的问题和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并澄清当前目标后,组内成员通过提问方式补充了解案例的其他资料。大家纷纷就家庭背景、相处方式、人际关系等进行发问,让案列中的主人公更为立体鲜活。紧接着,陆老师要求案例提供者退出讨论圈,作为旁观者在圈外来倾听和感受。同时,其他小组成员自由地表达自己在了解案例后,当下的内心和躯体感受。 在此基础上,为了让问题暴露得更清晰,让成员的感受更真切,陆老师引导小组成员通过角色带入体验,在脑海中清晰地还原现场,将自己想象成故事场景中的不同人物角色,从不同的角度交流想法、情绪和联想,发现当事人行为背后的原因和感受,并通过“雕塑”的构建,再度审视故事中被忽略的问题,呈现出新的观点。 最后,案例提供者回归讨论圈,结合小组成员的感受与自身体会,重新审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缓解了焦虑的情绪,对案例中的学生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最后,大家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的成长与收获,并从案例中退出。 在第一次活动结束后,陆老师给刘志敏校长在QQ里留言说:“活动结束分享环节,轮到我收获惊喜了。孩子问题的背后是一堆的问题;表现好的孩子和表现不好的孩子,都是在求关注,求爱;没人知道一个各种问题的孩子,他自己要面对多少问题,无法想象;想问题时要想细一点,从不同的角度想想;想尽力去帮帮孩子,她本来不是这样的,本来可以不这样的;特殊的孩子,多关注一点; 同样一件事情,原来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每一次活动快结束时,我们都在期待陆老师精妙的总结,因为她的总结就是打开我们疑虑之门的钥匙。 在此次巴林特小组专题培训活动中,有泪光,有感悟,有反思,有成长,让我们受益匪浅。大家通过倾诉交流释放了职业压力,通过倾听与换位思考重新审视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学会了在团队中寻求资源,在体验中释放自己,从而获得成长。